最新动态
【AI友课堂】31讲:百病之源在于肝,养肝即养命
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,也是养生的重要时节。只有春天升发的好,夏天才能旺盛,秋天才能收获,冬天才能敛藏。这样五脏得以正确保养,生命才能得以绵长。五脏养生当以养肝为先,如何抓住春天的大好时节正确养肝?生活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才能为全年养生开个好头?
在昨天3.18全国爱肝日之际,“专家梦之队”成员,中医肝病领域的著名专家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,博士研究生导师,北京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,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,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肿瘤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凤霞教授在《医说肿瘤君》春季养生专题栏目中,以《百病之源在于肝,养肝即养命》为主题,科普了爱肝、护肝的方法。本次直播主要与微赞平台合作,全网推送,观看人数9w+。
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,很多人都会混淆中医肝、西医肝的概念。针对这个现象,节目一开始孙教授就为大家科普了二者的区别:肝脏在右上腹部被肋弓所覆盖,周围还有很多邻居,比如胆囊、胰腺、十二指肠、胃、结肠。它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消化腺,对消化功能有很大的帮助。人们平常所说的肝功能异常、病毒性肝炎,指的就是西医肝的概念。
中医肝是包含了实体肝在内的一个功能活动系统,中医认为肝主疏泄,调畅气机,主藏血、开窍于目,所以它涉及的范围更宽广,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。
如果我们身体的某个脏器出现了问题,身体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提示信号,肝脏也是如此。如果肝脏出了问题,可能会出现哪些症状?孙教授从六个方面展开,进行了详细科普。
(1)精神情绪问题:肝主疏泄,调畅情志,当出现如焦虑、抑郁、脾气急躁、暴怒等情绪问题时,可能和肝脏相关,还有失眠、睡眠障碍,也可能跟肝脏相关。
(2)消化系统问题:肝能够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,所以当患者出现一些消化系统的问题时,也有可能跟肝脏相关。比如腹胀腹痛、不思饮食等。
(3)肝脏局部问题:比如两侧胁肋胀痛,或者这个部位长期不舒服,有闷胀感,也可能跟肝脏有关系。
(4)头面部的问题:肝开窍于目,有的患者出现的眼部问题,比如双目干涩、眼屎增多,另外口唇干燥、口腔溃疡、头痛耳鸣等等,可能和肝脏有关。
(5)皮肤面色问题:比如皮肤出现了黄疸,眼周青黑,一些女性到了更年期,出现了脸色暗沉、斑点等,可能跟肝脏有关。
(6)经脉的问题:中医讲,肝主筋,人体的经脉需要肝血的濡养,只有肝血充足的时候,经脉才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,活动才能够自如。如果经脉失养,肢体活动可能就会感到僵硬。
孙教授在直播中表示,当出现以上信号时,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。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不同身体情况,养肝护肝的要点也不一样。因此,分清中医肝问题的常见证型很重要。肝问题的常见证型有肝气郁结,肝阴虚,肝血虚,肝阳上亢,肝火旺,还有与其他脏器相关的,比如肝郁脾虚、肝肾阴虚、心肝火旺、肝火犯胃等。其中肝气郁结是最常见的一个病证。
(1)常见证型之肝气郁结
肝气郁结主要表现为精神情绪方面的症状,比如愁眉不展,唉声叹气,导致出现胸闷、两胁胀痛或者串痛,还有的人会出现焦虑、失眠等,这些都属于肝气郁结的表现。
(2)常见证型之肝郁脾虚
肝属木,脾脏在五行当中属土,从五行生克制化关系来说木克土,所以当肝脏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克脾土。临床上患者单纯出现肝气郁结症状的很少,往往会伴随有周围脏器的一些问题。其中肝郁脾虚最常见。
针对肝脏问题的以上证型,精准辨证论治才能收到较好的调理效果,除此之外,还应远离生活中的一些伤肝因素。孙教授分析道,肝脏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器官,像病毒感染,传染性肝炎、甲肝、乙肝、丙肝等,很容易引起肝损伤;长期大量饮酒,也会引起酒精性的肝病;还有药物因素,肥胖,保健品等,都可能会造成潜在的肝损伤。
俗话说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,春为四季之首,肝属木,木为五行之始,所以春季养肝正当。节目中,孙教授结合中医养生原理,从睡眠、情志、筋脉舒展几个角度列举了春季养肝护肝的要点,简单易学,通俗易懂,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。节目最后,孙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两款养肝的中医名方——一贯煎、逍遥散,以及春季护肝茶饮、养肝护肝的穴位按摩方法等。
点击“此处”,即可观看全程直播回放。
时间:2021-08-19 17:21:49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中源科技大厦A座 邮编:100101
电话:18810297752 邮箱:aizhijiagy@163.com
备案号:京ICP备20026738号-1